⊙中国陶瓷具有长达万年连续不断的历史,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一般所说的陶瓷主要指传统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陶和瓷是两个不同的品种,它们在特征上有一定的区别。
⊙钧瓷是瓷器的一种,属工艺美术次瓷范畴,具有瓷器的共同特征。
钧瓷是陶瓷大家族的一个分支。在认识钧瓷之前,有必要先对陶瓷有个初步的了解。
中国陶瓷具有长达万年连续不断的历史,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按其发展史,先出现陶,后出现瓷。在新石器时代早期(1万年前),我国即有早期陶器的出现,到了东汉(25-220年)晚期已成功炼制出瓷器,这使中国成为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从此世界上有了瓷器。
陶瓷分为传统陶瓷和现代陶瓷两种。传统陶瓷是指以黏土及其他天然矿物为原料,经过粉碎、加工、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得到的制品,如日用陶瓷、建筑卫生瓷、电瓷等。现代陶瓷包括含少量黏土、不含黏土及其他天然矿物原料而使用化工原料和合成矿物的特种陶瓷制品,如高铝质瓷、镁质瓷、压电陶瓷、磁性瓷、金属陶瓷等。如今通称陶瓷制品为“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
我们一般据说的陶瓷主要指传统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陶和瓷是两个不同的品种,它们在特征上有一定的区别。
陶器是指坯体烧结程度差,结构不致密,断面粗糙而无光泽,机械强度较低,吸水率大,敲击时声音沉浊的制品。按坯体的颜色可分为灰陶、红陶、黑陶、彩陶、白陶,按制造工艺可分为细陶和粗陶等。粗陶器多为砖瓦、陶土管及建筑琉璃制品,细陶器是指精细加工的日用陶制品及陶质釉面砖制品等。一般制作的日用陶质器皿、盆碗等称为普通陶器。
瓷器是指坯体烧结程度较高,坯体坚硬致密,断面细腻而有光泽,呈石状,基本不吸水,机械强度较高,敲击时声音清脆的制品。按用途可分为日用瓷(生活用瓷)、工艺美术瓷(陈设观赏用瓷)、建筑卫生陶瓷(墙地砖、洗面器等)、工业用瓷等。
陶和瓷的差别主要是它们所使用的原料和烧成温度不同。陶器所用原料一般为就地获取的易熔黏土(陶土),烧成温度较低,一般为850℃-1150℃。 而瓷器采用的原料则为耐火度较高的黏土(瓷土),烧成温度也较高,一般为1250℃-1380℃。
钧瓷是瓷器的一种,属工艺美术瓷范畴,具有瓷器的共同特征。如使用耐火黏土,烧成温度也较高(1280℃-1300℃)。但钧瓷又有自己独有的特点,除了胎质带色(外表呈酱色、断面呈灰色)外,主要是钧釉的特殊变化。钧釉是一种窑变艺术釉,它不像其他瓷器的釉那样,要么色彩单一,要么是上釉时描绘什么釉彩,烧成后就是什么釉彩,釉色事先已为人所知,色彩比较固定,缺乏变化。所以,钧瓷不是普通的瓷器,而是观赏性极高的艺术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