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新 闻 搜 索
 
   最 新 新 闻
1、  人物活动
2、  霍家钧窑:传承的是技
3、  禹州钧瓷
4、  霍家钧窑开辟钧瓷产业
5、  鼎盛尊
6、  钧窑产品特征和鉴定要
7、  名家题词
8、  生产钧瓷的主要原料是
9、  钧瓷为什么首先要进行
10、  钧瓷的底数处理有几种
   热 门 新 闻
1、  生产钧瓷的主要原料是
2、  什么叫钧瓷?它的由来
3、  什么是陶?什么是瓷?
4、  霍家钧窑:传承的是技
5、  人物活动
6、  名家题词
7、  河南禹州的钧瓷文化
8、  何谓宋代五大名窑?钧
9、  霍家钧窑开辟钧瓷产业
10、  钧窑产品特征和鉴定要
   新 闻 资 讯
什么叫钧瓷?它的由来是什么?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霍福生 发布时间:2008/11/11 阅读:6536次 【字体:

▲从现有可查的资料,钧瓷的命名大致追溯到明代,明以后都沿用此名。

▲禹州夏有古钧台,钧名由此而来。

钧瓷是河南禹州的特产,说起钧瓷得名的由来,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钧瓷的历史。

钧瓷的烧造起始于唐代,当时釉中是以铁为着色剂, 高温烧出黑底蓝斑彩釉、蓝底黑斑彩釉或纯白色釉的瓷器。这种蓝斑彩釉乳浊度高,呈月白或天蓝色,有一定的流动性,活泼多变,已具备钧瓷窑变艺术的特征。器物以壶、罐和拍鼓为多,其标本目前有禹州境内宋钧官窑遗址和神后下白峪窑等地均有发现。

钧瓷发展到宋代,窑工们又在釉中引入氧化铜为着色剂,用还原气氛烧制出了青中带红、紫红相映的窑变釉。这种釉色以钧官窑所烧器物为代表,有的器物通体紫红,有的里青外红,色彩变化丰富,以天青、月白、玫瑰紫、海棠红等最为有名。同时釉面遍布蚯蚓走泥纹和各种丝毛状流纹。钧瓷这种窑变艺术在宋代五大名窑中独领风骚,对后世铜红釉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和宋室南迁,烧通身紫红釉色的钧瓷窑场也不复存在。金元时期钧瓷产品以天青、天蓝色为主,其精良者可见有带紫红斑的。元朝的钧瓷生产量很大,但制作比较粗糙。到明代钧瓷生产量很小,或已停烧,也有说是为了避明神宗朱翊钧的名讳而禁止钧瓷生产的。金元时期钧瓷窑址遍布禹州市大部分乡镇,明代窑址尚待发掘考证。

钧瓷在唐时有“花瓷”之称,宋、金、元时期被称做什么瓷,叫什么名,我们不得而知。追根求源,最早提到其名的,当来自明宣德三年(1428年)由吕震等人编撰的《宣德鼎彝谱》一书。该书中有“内府所藏柴、汝、官、哥、定名窑器皿……”内府指明代宫廷;所藏的名窑器皿,是指经历代皇宫辗转迁徙有幸得以保存下来的宫廷用瓷。该书中第一次提到“钧”字,从这时起,始有钧窑之名。由此可知,“钧窑”是由明人命名的,明以后都沿用此名。钧窑所产之瓷也就理所当然地称为钧瓷了。从此,钧瓷享誉天下。

那么,明人为何称之为“钧”呢?自明以来,说法有二。一说因产于钧州而得名。如明代屠隆《考槃余事》、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文霞亨《长物志》均称钧窑为“钧州窑”。新中国成立后仍有不少文章中沿用“钧瓷产于钧州而得名”。二说因钧台而得名。如郭葆昌《瓷器概论》中说:“钧窑建于宋初,在河南禹县,其地有钧台,因名钧瓷,至今尚存。”

 20世纪70年代中期,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挖掘禹州城内宋钧官窑遗址时发现,该遗址就在现今的古钧台附近,陶瓷办才统一了认识,认定钧瓷因钧台而得名。因为禹州古为夏禹国,禹受封于此为夏伯,境内有钧台,禹之子启大享诸侯于此,表示正式继位。从此,钧台就成为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实物佐证和国家产生的标志,也成了我国稀有的远古遗迹和历史名胜。数千年来,禹州人民一直把钧台当做禹州的象征。北宋时,在禹州城内北门里钧台附近设立官窑,大规模烧造宫廷用瓷,并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故古人以钧台这一历史名胜命名钧瓷是毋庸置疑的。正如清《景德镇陶录》所载:“钧窑宋初所烧,出钧台。”现代古陶瓷专家安金槐先生也说:“禹州夏有古钧台,钧瓷之名由此来。”赵青云先生在《钧台窑的兴起与昌盛》一文中也明确地说:“若窑以地名,钧窑就当来自钧台,这是和宋钧的产地及其禹县在北宋以前就有闻名于世的古钧台这一历史地名完全一致的。”

 


  • 上一条新闻: 没有了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返回上级新闻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